中山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汪艳 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热爱,我与西藏林芝的缘分只因一个决定。 2016年的夏天,正在进行研究生专业实习的我,被中山大学团委的一篇推文所吸引,随后参加了由中大团委发起的支教团宣讲会。后来,我选择延期毕业,参加了中山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开启了自己的支教生活。 2017的...
建设“医疗国家队”系列之7 本期掌门人 程斌: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院长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省政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第一批名单出炉,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入选委省共建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 牵头制定我国《显微根尖治疗技术指南》,出版我国第一本显微根管治疗专著《显微牙髓治疗学》,率先在...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
12日上午,“2019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兰州大学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出席年会并作报告。报告摘编如下: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加强“三大建设”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主要是介绍中山大学在办好高等教育、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希望得到各位的...
公常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段下穿改造工程是深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十大重大交通项目之一。昨日,记者探访项目施工现场获悉,目前工程已完成合同投资三成以上,预计在明年完工。届时将实现公常路通行能力明显提升,有效缓解区域交通压力,保障深圳中大校区师生及周边居民出行。 据介绍,公常路下穿改造工程起于光侨路交...
由于难以客观评估婴幼儿视功能,全球2000万以上的视觉损伤婴幼儿不能被及时发现而终生致盲。对此,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两名教授开发出全球首个基于行为模式的婴幼儿智能视功能评估系统,可用于客观筛查婴幼儿的视功能,及时发现语言前婴幼儿的视觉损伤,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子刊《自然生物医学...
本期掌门人 戎利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 南粤百姓对“看肝病,到三院”这句话耳熟能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素以肝病治疗,尤其重症肝病救治、高难度肝移植而闻名全国。然而,在近期发布的国家卫健委与广东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名单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建设目标却是“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