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南方+】中山三院脑病中心大楼正式启用!

    2月1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脑病中心大楼正式启用。 中山三院党委书记吴京洪介绍,脑病学科是中山三院“十三五”重点发展学科,也是“十四五”发展重心之一。脑病中心大楼建设完成启用,医院通过学科布局调整及融合提升,必将极大推动脑病中心进一步发展前进。 脑病中心大楼启用当天,记者探...

  • 【广州日报客户端】时隔17年,第二次心脏移植,健康恢复!

    现年57岁的李叔胸腔里正跳动着第三颗心脏:第一颗是从胎儿时期陪伴他的“原装”心。17年前,他因扩张性心肌病导致的心脏功能衰竭,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换上由志愿者捐献的心脏。平安度过十多年后,由于心功能衰竭,他再次“换心”。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2月9日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获悉,该院心胸外科主任郑俊猛教授...

  • 【学习强国】“中山凤庆”不了情——中山大学帮扶云南凤庆县脱贫奔小康

    2013年,中山大学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和教育部部署,对滇西南边陲临沧市凤庆县开展定点扶贫。8年间,中山大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集中优势学科资源,出钱出人出力,通过专家援医、研究生支教团和干部挂钩等多种形式派驻教职工400多人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3179万元,引入资金2388万元。在医疗、教育、产业发展等...

  • 【南方PLUS】“别人家的高校”推出年夜饭:欢聚中大、牛气冲天……

    “壕”气冲天的免费餐券、寓意满满的团年饭菜式、精心准备的年货大礼包、老师家热气腾腾的家常菜…… 一大批高校学生选择留粤过年,让今年的春节显得特别热闹、特别温暖。在提供“不打烊”的服务、开设各式体验活动的同时,广东高校为留校学生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在校内营造喜庆的过年氛围。 为什么“别人家的高校”总...

  • 【南方日报】他们回来了 还不能和家人一起过年

    “任务完成了。”走出机场到达厅,“重症八仙”之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表情轻松,“(当地的疫情)已经得到非常稳妥的控制,新发病例每天都是个位数,重症和危重症已经清零,我们是第一批撤离的。” 2月4日15时许,中山一院驰援黑龙江新冠肺炎救治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乘机...

  • 【羊城晚报】驰援黑龙江的中山一院5名重症医护人员完成任务 六战六捷!抗疫“沙场老将”回来啦

    4日15时20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名重症医护人员完成驰援黑龙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任务后,从哈尔滨返回广州。这一刻对被网友亲切称为“重症八仙”之一的管向东教授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此刻距离他去年2月2日奔赴武汉已有一年,这一年里他不是在抗疫现场、就是在去抗疫现场的路上,六次出征,六战六捷! 黑龙江疫情已...

  • 【南方都市报】深圳单体面积最大新冠核酸检测临床实验室中大八院正式启用

    随着农历春节临近,市民返乡带动新冠核酸检测需求快速增长。2月5日,目前深圳单体面积最大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临床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该实验室及配套占地面积约4800平方米,投入使用后中大八院新冠核酸检测能力从日均1300例,扩大到万例以上。福田区副区长朱江出席启用仪式...

  • 【人民日报客户端】人体消化道的“交通枢纽”病变不可忽视

    2月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杨东杰教授团队经过4个小时奋战,成功为林女士切除十二指肠壶腹部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从而避免了接受创伤巨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十二指肠是人体消化道的“交通枢纽”,所有的消化液均在此汇合,胃液通过幽门流向十二指肠,胆汁通过胆总管在十二指肠的开口流向十二指肠,胰...

  • 【南方PLUS】“中山大学汪淑钧奖学金”设立,旨在提高研究生应用英语传播能力

    2月2日,“中山大学汪淑钧奖学金”正式设立并进行签约仪式。该奖学金由中山大学教授汪淑钧之女夏纪梅和夏纪慧捐资100万人民币设立,旨在提高研究生在应用英语方面的传播能力,奖励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或者参加境外国际会议发表口头学术报告的优秀研究生,助力中大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发展基...

  • 【新快报】助力研究生教育事业 “中山大学汪淑钧奖学金”设立

    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2月2日,汪淑钧老师之女夏纪梅教授和夏纪慧校友捐资100万人民币,正式设立“中山大学汪淑钧奖学金”。该奖学金旨在提高研究生在应用英语方面的传播能力,奖励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或者参加境外国际会议发表口头学术报告的优秀研究生,助力中大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 当天的捐赠签约仪式上,中山大...

  • 【中国科学报】广东省科学院、中山大学等发现微生物影响水体沉积物元素循环机制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中山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通过电活性微生物驱动水体沉积物元素循环机制研究,发现电缆细菌介导上覆水溶氧波动影响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电动氧气扩散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会刊》。 电缆细菌是近几年在水体沉积物中广泛发现的长线状电活性微生物。研究人员...

  • 【羊城晚报客户端】“中山大学汪淑钧奖学金”设立,助力研究生教育事业

    2月2日,由中山大学汪淑钧老师之女夏纪梅教授和夏纪慧校友捐资100万人民币设立的“中山大学汪淑钧奖学金”正式设立并进行签约仪式。 该奖学金旨在提高研究生在应用英语方面的传播能力,奖励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或者参加境外国际会议发表口头学术报告的优秀研究生,助力中大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教...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