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中国教育报】中山大学积极发展高层次人才入党

    “全体具有表决权的与会党员一致通过接收陈德猛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今年8月,中山大学海外引进人才陈德猛实现了由来已久的入党心愿。2007年,陈德猛开始了他在国外10年求学、工作的经历。在此期间,他始终铭记和感恩党和祖国的培养,也深深为祖国的发展成就而感到自豪。2017年,陈德猛通过人才引进入职中山大学附属第...

  • 【广州日报】中山三院黄湛镰:科学预防规范治疗艾滋病

    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副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低免疫力疾病感染专科主任黄湛镰介绍,艾滋病(AIDS)曾经被上个世纪的人们当作“世纪绝症”,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治疗药物的发展,人们对于艾滋病的认识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艾滋病已被定义为“可防可控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 【人民日报】中山三院崇雨田解答:新冠康复后会留下较为严重的后遗症吗?

    目前,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极少发展为重症的情况,已得到广泛的知晓和认同。但依然有不少市民担心,一旦感染,康复后会不会留下较为严重的后遗症?今天(11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崇雨田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大家关心的一系列问...

  • 【羊城晚报】孙逸仙纪念医院林道炜:出方舱需经过哪些程序?

    据通报,截至28日,广州本轮疫情累计出院(舱)32669例。如何才能达到方舱出舱标准呢?出舱又有哪些程序?28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琶洲方舱保利四期2号馆的医疗队临时第一党支部书记林道炜教授向记者介绍:“来到方舱,心平气和,安心养病,坚持每天测核酸,一般7天后核酸就会转阴,红码变绿码,就可顺利出舱。...

  • 【南方杂志】中山三院岭南医院6小时生命接力“母子平安

    “病区新收一位高龄产妇,今晨在院外分娩,刚转入我院,有产后出血征兆。” 11月26日上午11点10分,中山三院岭南医院隔离病房工作群弹出一条信息。患者是一位曾生育过多次的高龄产妇,中山三院产科派驻的医生高倩,下夜班后早上返回闭环酒店,看到消息后立马意识到“患者属产后出血的高危人群,情况紧急,必须马上启动产...

  • 【经济日报】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充分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

  • 【中国新闻网】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公布 中大共建的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园入选

    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是国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举措。28日,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发文批复,同意10家科技园作为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入选,这是全国唯一一家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的未来产业科技园,也是广东省唯一一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其中,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推荐的“生物医药...

  • 【光明日报】黄天骥:浅谈传统诗词对祖国大山大河的描写

    【专家论坛】在我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到处都有好山好水。“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野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壮阔……祖国的河山让人心生热爱,故乡的风物总能勾起游子的乡愁。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到大山大河去观光游览,或迎风而舒啸,或登临...

  • 【宝安日报】航空航天学院学生晏靖明:中大站很有特色 处处能发现新意

    “我们一直在关注地铁6号线支线,昨天(11月28日)正式开通,我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下。”11月28日上午11时许,地铁6号线支线刚开通不久,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研二学生晏靖明就来到地铁6号线支线“中大站”“尝鲜”。晏靖明告诉记者,地铁六号线支线没有开通前,他需要打车或者乘坐公交车,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出发到光明...

  • 【羊城晚报】中肿方舱里的“特殊舱友”

    在方舱医院里遇到“特殊舱友”怎么办?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负责的番禺东新方舱医院中就有这样的病患,听一听发生在他们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小故事。温暖呵护“准妈妈”11月27日早上,第二临时党支部支委、鼻咽科的王聪与队友一起列队而来,从清洁区有序地走向舱内。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她的手里拎了两袋牛奶面包,“我...

  • 【羊城晚报】在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的方舱里, “志愿红”自发“老带新”!

    “我会剪头发。”“我们夫妻能帮忙搞清洁。”“我来分发物资!”……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琶洲方舱医院病区内,“舱友们就地上岗、当起了志愿者,清理场馆卫生、为群众解决困难、协助医护开展工作……“志愿红”与“大白们”在方舱内通力合作。方舱里的志愿“理发师”“护士,我们想剪头发。”护士台前,几位舱...

  • 【南方杂志】中山三院岭南医院患者:“谢谢,还好有你们!”

    2022年10月,广州迎战抗疫三年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转变成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其中综合隔离三区为妇产儿专区,医护人员竭力为感染新冠病毒的妇产儿提供专业、有效的救助。11月24日,病区收治了一名孕34周+的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的产妇——谢女士。从办理住...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