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中国科学报】陆家海团队研究发现纳米抗体能够抑制基孔肯雅热病毒复制

    近日,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陆家海团队领衔联合中外团队,发现可以抑制基孔肯雅热病毒早期复制的特异性纳米抗体。相关研究发表于Antiviral Research。博士生邓强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陆家海教授和陈泽良教授为通讯作者。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

  • 【中国新闻网】中山大学成立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 校长高松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记者11日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近日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亲自挂帅,担任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另有多名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和委员。据介绍,该研究院是中山大学又一跨学科实体学术机构,以该校化学学院为依托单位,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先进能源学院、药学院、材料...

  • 【南方都市报】管向东:“新冠趴”确能改善通气,不建议老年患者在家试

    自全面实施精准防控的“新十条”后,新冠病毒在社会面的传播一直处在较高水平,感染者逐渐增多,与之对应地出现下呼吸道症状,进而影响呼吸、氧和的患者也不在少数。于是,为了改变疾病带来的通气不畅、血氧饱和度低的问题,继“葛优躺”“帝君坐”“叶问蹲”“芸汐抱”之后,“新冠趴”开始大规模流行。国务院联防联控...

  • 【广州日报】“阳了”之后反复发烧怎么办?中大五院周小军推荐这个中医药方

    发热是大多数新冠感染者最明显的症状之一,部分患者服用退热药后容易再次发热,部分患者服用寒凉药物后病程可能延长。中大五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博士周小军根据新冠病毒感染的辩证特点,向市民推荐这个中药方剂,用以缓解新冠不适症状。日前,60多岁的老杨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了高热、畏寒、咽喉痛...

  • 【中国网健康】中大五院洪海裕:警惕新冠诱发急性会厌炎

    感染新冠病毒后,很多人都出现了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有些人认为,不就是喉咙痛吗,忍一忍、抗一抗就过去了。但有种嗓子痛,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上呼吸道阻塞,甚至发生窒息,威胁生命,它就是急性会厌炎。日前,患者陈某感染新冠病毒后持续咽痛,并出现了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中国教育报】深圳市光明区大中小学协同发力,共谱科学教育“合奏曲”—— 种子,在这里萌发

    ■新赛道的教育加速【开栏的话】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是党的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放在一起进行统筹部署,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被摆在了更加核心的地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

  • 【光明日报】中大学者出席第四届中国边疆考古论坛

    近日,第四届中国边疆考古论坛在线上举行,考古学者围绕新疆、内蒙古、甘肃、西藏、四川,以及东北、华南地区的考古新发现作了四十多场精彩的报告。边疆地区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周边国家地区有着密切的互动,往往还是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第一站。许多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故事,尘封...

  • 【广西日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挂牌运行

    1月7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挂牌仪式在南宁举行。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出席活动。

  • 【人民日报】中山一院:每日接诊危重症超过400人,全力守住“生命健康防线”

    近一个月来,随着防控形势变化,医疗系统面临着新冠病毒带来的严峻考验。1月5日,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信订阅号介绍,连日来,该院每天接诊危重症患者超400人。为解决群众的就医需求,医院开设感染病区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组建600人危重症护理后备队。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近日在接受...

  • 【人民日报】孙逸仙纪念医院蔡佩娥:优化防疫举措,最大限度保护生命健康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许多在华工作和生活的外国友人选择留在中国,与中国人民共克时艰。他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大家生活在中国很安心。相信中国一定能够扫除疫情阴霾,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

  • 【广东新闻联播】夜访新冠救治一线 中山一院精锐尽出“防重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而团结奋斗。本台从今天(1月6日)起开设“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多路记者在全省各地深入基层一线,用手中的镜头记录着那些坚守...

  • 【广州日报】孙逸仙纪念医院刘超:只要有1%的可能性都会拼尽全力守护生命

    仁心守护 生命之光 2高烧持续一周不退,家住广东阳江的16岁少女小李(化名)本以为自己得了流感,去医院检查时却意外地查出身患罕见的“巨型”肝癌。快速生长的巨瘤引发高热、气促、腹痛、恶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李的生命力迅速流失,亟待手术切瘤救命。这是去年12月初的事情。彼时广州新冠感染就诊人数增长,多家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