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南方+记者获悉,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春生先生于2023年11月26日逝世,享年84岁。
40年前,法国科学家蒙塔尼第一次分离出艾滋病病毒(HIV),此后时任美国卫生部部长玛格理特·海格勒乐观预测,艾滋病疫苗在两年内就能面世。然而40年后的今天,艾滋病既无根治性药物,也无预防性疫苗。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艾滋病平均每1分钟就夺走1条生命。“疫苗是人类对抗传染病最具效益比的科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日迎来了中山大学和高州市人民医院联合培养的首位博士后陈海南进站开展心脏病研究。这是继今年9月中山大学、高州市人民政府与高州市人民医院联合挂牌分别设立项鹏教授、方仕教授、傅剑华教授、陈明教授专家工作站之后,高州推...
11月25日,“聚光成塔(TBL)”——健康丝路数字创新论坛(Together Being Lighthouse,TBL)在广州举行。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登上舞台,用手中的星光,共同点亮灯塔。寓意着将每一位眼科人的点点星光,通过聚光成塔(TBL)-健康丝路数字创新论坛这一平台融通交流,共同照亮眼科事业的光明航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
鼻咽癌研究又取得重大进展,可使死亡风险降低3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接近3倍,为复发转移鼻咽癌患者带来长生存曙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徐瑞华牵头开展全球首个鼻咽癌一线免疫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生存获益的III期临床研究“JUPITER-02研究”最终结果于28日在国际顶尖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在线发表。该研...
11月24日上午,在第四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首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上,全国首座可折叠自主升降网箱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举行了隆重的技术发布,该平台预计将于2024年10月前在珠海大蜘洲海域布放投产。“珠海琴”由南方海洋实验室联合中山大学自主设计研发。
26日,《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历代史籍编》新书首发式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据悉,《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所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为系统搜集、发掘、整理海内外有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大型文献丛书。全书分为历代史籍编、近现代文献编、历史档案编、民间谱牒编、民间文书编、西洋文献...
为贯彻落实中山大学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技成果的培育、孵化、赋能、转化工作,发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厚积淀,以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管理学院组织成立了大湾区科技成果孵化培育校友理事会。
11月24日,全国大学生逸仙青年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山大学举行。会上公布2023年该奖项获奖作品,来自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的12名学生获奖。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3年增选当选院士名单,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副院长,鼻咽癌首席专家马骏教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加速创新发展,成为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根据第五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1个小时;各类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快...
今年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中期评估年,也是中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旅游业全面复苏、稳步增长,在全球减贫事业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能够为贫困人口创造就业机会、带来可观收益,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