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忠教授的散文集《进学记》是一部以“进学”为脉络的学者精神自传,也是一部汇聚中国当代学术史与人文精神的厚重之作。这部作品以韩愈《进学解》为精神源头,既生动记录了个体学术生命的成长轨迹,同时也深刻折射出一代学人在时代浪潮中的执着与初心。现代学者的三重治学境界《进学记》分为“问学之路”“从师岁月”...
林浩然,海南省文昌市人,鱼类生理学及鱼类养殖学专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中国鱼类生理学领域的“奠基人”,揭示了鱼类促性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受神经内分泌双重调节的内分泌生理机理,其应用技术被国际鱼类学界命名为“林彼方法(Linpe Method)”,以该方法为基础...
2月24日,全省教育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作会议发言时表示,中大将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一是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近年来,中大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完善...
2月22日上午,广东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广州闭幕。大会选举产生了省社科联新一届领导机构人员名单。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当选省社科联第九届委员会主席,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当选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省社科联新一届领导机构人员名单:主席:朱孔军专职副主席:李宜航、余鸿纯(女)、曾赠、许德友兼职副主席(共计...
2月22日,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广州闭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作协主席团成员。谢有顺当选省作协第十届主席。在新一届的省作协主席眼中,广东文学具有哪些特质,需要如何突破?面对AI浪潮,作家怎样坚守初心使命?南方+记者就此对谢有顺进行了独家专访。“新南方写作”要有成为新的文学一端的自觉南方+:祝贺你...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健康医药公共服务中心(深圳福田)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河套实验室,21日正式启用。该实验室链接医疗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及高新企业创新资源,搭建“医教研产”一站式服务平台,为福田区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深圳建设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策源地提供智力支持。据了解...
2月2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团队发布一项新研究,证实在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中,仅照射化疗后的肿瘤范围,不会增加癌症复发,且显著降低了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研究发表在国际肿瘤学巅峰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响因子503.1)上。该刊物既...
2月17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首批住院病房正式启用。此次启用的科室涵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科、康复医学科、全科医学科以及急诊EICU,标志着花都院区住院服务体系全面投入运行。院长宋尔卫介绍,自去年12月18日门诊启用运营以来,近两个月时间内,院区总门诊量已达到16000多人次,日门诊量超过500人次...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名单,共评选出100位“国家杰出医师”、200位“国家优秀青年医师。记者获悉,中山大学共有14位专家上榜,其中4人获评“国家杰出医师”,10人获评“国家优秀青年医师”。“国家杰出医师”和“国家优秀青年医师”评选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财政部组织实施...
2月13日至14日,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活动在东莞举办。活动上,省委社会工作部与中山大学合作建设的“粤商协会改革发展研究院”正式揭牌,计划在3—5年内将研究院建成国家级水平智库。活动还集中发布了行业协会商会“双建双促行动”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十条措施、“金融活水”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外科教授黄楷团队创新开发了一个基于“生物衰老率”的新型血栓风险识别模型——VTE PhenoAgeAccel,为血栓高危人群超早期识别高危血栓提供了更精准的策略。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血液病学杂志》。“社会年龄”不能代表人类的真实年龄,也不能说明人类的真实生理状态,所以通常不能从“...
近日,笔者从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获悉,中山大学丹霞山拟建国家公园科考团队——微生物多样性科考组在科学学术期刊《环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丹霞地貌演替过程中的森林扩张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表明,森林扩张不仅促进了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