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中大研究显示:水草成气候危机“隐形推手”

    当我们在谈论气候变暖时,或许该把目光投向北方那些看似静谧的湖泊。最新研究发现,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水生植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而它们蓬勃生长的代价,可能是加剧全球温室效应。3月28日,《自然-地球科学》在线刊发了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侯雪姣课题组最新成果。他们通过卫星之眼,首次揭开了北...

  • 【中国青年报】让群众在家门口有“医”靠,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知识城院区启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3月28日,位于广州开发区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知识城院区(以下简称“知识城院区”)启用。该院区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与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填补了中新广州知识城三甲综合医院的空白,让群众在家门口更有“医”靠。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知识城院区启用。李...

  • 【泸州文明网】暖心!路遇老人摔倒,中大学子毫不犹豫伸出援手

    近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收到一封来自泸州古蔺的感谢信以及一面锦旗,揭开了一段温暖故事。该院2021级本科生陈烨在寒假返乡期间,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普通人的善意担当。1月31日中午,古蔺县兰庭路一位老人突发疾病摔倒。面对突发状况,现场群众因缺乏急救知识未敢贸然施救。路过的陈烨立即上前,将老人搀扶至安全区域休...

  • 【中国科学报】新概念疫苗佐剂为疫苗技术"换芯"

    3月27日,《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研究员王骥团队同合作者的最新成果。他们提出了全新的疫苗佐剂设计思路,开发出全球首个具有引导抗原靶向内质网功能的新型疫苗佐剂SABER,为疫苗研发开辟了新路径。"与传统佐剂不同,SABER具有双重功能。"论文通讯作者王骥向《中国科学报》介绍,一...

  • 【南方都市报】纪念孙中山逝世100周年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馆藏孙中山文献展

    “启者:弟被诱擒于伦顿,牢于清使馆十有余日,拟将弟捆绑乘夜下船,私运出境。船已赁备,惟候机宜。初六七日内无人知觉,弟身在牢中,自分必死,无再生之望。”这是孙中山先生于1896年11月致友人区凤墀的亲笔信函,他在信中详细讲述了其于1896年10月在伦敦被清政府驻英使馆诱捕后获康德黎博士营救的始末。熟知中国民主革...

  • 【光明日报】中山大学首届新质生产力创新创业训练营探索产教融合新范式

    近日,中山大学首届新质生产力创新创业训练营在广州校区东校园正式结业。这场由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由广东优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偶爱你”品牌提供赞助支持、历时三周的新质生产力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新质协同创新”为核心,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双导师辅导制+新质企业...

  • 【新华社】我国专家提出鼻咽癌免疫治疗新方案

    新华社广州3月19日电(记者徐弘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3月19日宣布,该中心团队牵头完成一项临床研究,证实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标准放化疗后,增加免疫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该研究论文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孙颖介绍,放化疗综合治疗是...

  • 【科学网】中山大学启动校园无人机空中快递

    3月19日,中山大学无人机空中快递首发仪式举行。一架搭载着快递物品的无人机仅用5分钟便完成从深圳市光明区海鑫光航站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空运投送,标志着中山大学正式开启校园“空中快递”快速配送新模式。据介绍,该段航线无需地面交通辗转,无人机全程通过空中直达,提高了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效率。无人机飞...

  • 【南方日报】一家广东药企击败全球“药王”的背后

    “一款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抗癌药击败了全球最畅销的抗癌药。”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赵宏在“委员通道”上的一番话,让社会的目光聚焦到广东一家药企——康方生物,以及其研发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单抗注射液。自2015年立项到去年Ⅲ期临床试验,康方生物用了10年...

  • 【中国新闻社】安东强:为何植树节与孙中山逝世纪念日是同一天?

    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纪念日。在同为植树节的这一天,海内外中华儿女以各种方式向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表达敬意和缅怀。植树节的设立与孙中山有何联系?孙中山何以被跨时代多地区纪念?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安东强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探讨中山精...

  • 【南方都市报】谢有顺:写作让灵魂自我成长,作协的核心工作是出作品出人才

    2月22日,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谢有顺当选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男,汉族,1972年7月生,福建长汀人。先后毕业于福建师大和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起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

  • 【南方周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非升即走”的重点不是“走”,而是“留”

    创立于1924年的中山大学,刚刚度过自己的100岁生日。作为华南学术重镇,中大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上动作频频:开设若干二次遴选交叉学科专业、跨学科微专业,全校2500门左右的专业课实现跨院系开放共享;所有院系均开设本研贯通课……此外,学校还研究建设全校性核心通识课程,并从校级层面推进人工智能、逻辑与写作三门课程...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