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羊城晚报】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 心怀国之大者 百年中大启新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新的起点上,希望中山大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澎湃新闻】专访中大校长高松:需重视技术迭代与教育滞后的矛盾

    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还是在延误中错失转型机遇,中国大学踏上征途。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自今日起,澎湃新闻特推出“大学2025”专题,以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之...

  • 【光明日报】完善全过程全周期人才培养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代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支出向基础研究倾斜,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代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建议,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投入机制,保障对科研创新的稳定持续性投入,坚持自由探索和有组织科研相统一,进一步推动科技投入向基...

  • 【人民网】高松代表:完善投入机制 推动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支出向基础研究倾斜,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说:“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枢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和担当。”...

  • 【南方日报】今年中大内地本科招生指标扩至7845个,增加了90个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3月9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2025年该校将进一步扩招本科生,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增加至7845人。近年来,中山大学内地本科招生计划一直维持在7730人的规模,常年位列国内高校前列。...

  • 【南方日报】打头阵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广东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广东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有奔头更有劲头,必须持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壁垒,形成“教育培养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激发创新要...

  • 【南方日报】抗癌药的“中国时刻”来自中山大学校友创办的广东药企

    3月4日,全国两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赵宏提到“一款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抗癌药击败了全球最畅销的抗癌药”。这种被美媒体誉为“抗癌药的‘中国时刻’”的创新药,到底是何方神圣?南方+记者了解到,这款药物是由广东药企康方生物研发的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沃西(商品名“依达方® ”),其不但可以消灭肿瘤,还能...

  • 【学习时报】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院长徐安龙:用国际化语言讲好中医药故事

    近年来,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解决全球医学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尤其治疗慢性疾病和疑难疾病方面的功效在世界范围得到认可。当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有113个成员国认可针灸等中医药诊疗方式,29个成员国为中医药的规范使用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20个成员国将针灸等中医...

  •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家发现鼻咽癌高效低毒治疗新方案

    中国科学家团队首创鼻咽癌新疗法,提高局部晚期高危鼻咽癌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同时减少急性毒性和后遗症发生。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肿瘤学期刊《癌症细胞》(Cancer Cell)。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马骏表示,该研究成果即将在今年通过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三期临床试验予以验证,并有望修改指...

  • 【珠海特区报】逐梦浩瀚蓝海,百年名校如何成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

    躬耕万里碧波,百岛之市如何点燃“蓝色引擎”?逐梦浩瀚蓝海,百年名校如何成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3月5日,由珠海传媒集团融媒采访中心、钟夏工作室精心打造的《“夏”一站》融媒品牌栏目重磅推出,首期邀请到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党委书记,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综合党委书记刘梅,与珠海...

  • 【南方都市报】顶尖医院的AI革命: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如何用技术重塑医疗生态

    在日均门诊量超1.5万人次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场医疗领域的AI革命正悄然上演。这场改革发轫于2021年,经过了4年的系统化布局。你也许不知道这家医院有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但从手机挂号开始,你就已经搭上了AI列车。影像检查的报告生成、验血结果的精准分析、医生对肺结节的诊断、用药方案的优化……都...

  • 【光明日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全球首例多米诺体外肝治疗技术

    慢加急性肝衰竭、人工肝治疗效果不佳、肝移植又属禁忌,肝衰竭患者陈先生(化名)的治疗可谓是“一波三折”,就在医疗团队“陷入两难”之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实施全球首例多米诺体外肝治疗技术,成功帮助陈先生度过肝衰竭危险期,并在后续顺利完成肝移植。这一创新疗法不仅为肝衰患者带来...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