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 20 2022-05

    中山大学-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科教融合”合作共建协议签约顺利举行

    中大新闻网广州5月20日电(通讯员杨益)5月18日,中山大学与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简称“南海局”)“科教融合”合作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南海局副局长谢健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自然资源部科技司创新发展处周楠线上参会,中山大学和南海局相关部门、院系领导和专家共30余人出席。签约仪式由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主持。签约人及证签人合影(来源:科学研究院)“科教融合”合作共建协...

  • 14 2022-05

    毛宗万、夏炜教授团队:利用“抗体-钌催化剂偶联物”实现肿瘤靶向治疗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夏炜)传统类金属药物如顺铂,被广泛地应用在恶性肿瘤治疗中,但因其毒副作用而限制了药物的用量。近年来研究表明,金属配合物能够通过催化方式激活外源性前药或者氧化内源性代谢分子(如NADH)来抑制肿瘤细胞,而且仅需低剂量的催化剂量便可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减轻金属配合物的毒副作用。但是金属配合物依旧缺乏肿瘤靶向性,难以在肿瘤组织中富集。近日,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毛宗万、夏炜教授团队...

  • 09 2022-05

    储诚进教授团队揭示干旱对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吕娟容)在全球范围内,生态系统功能受到反复干旱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威胁,但对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的干旱依赖性仍知之甚少。植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是初级生产力和养分循环的关键驱动力。近年来,植物多样性丧失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干旱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有研究发现,由于多样性丧失而导致的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可能会因干旱事件而加剧。更好地理解多样性-生产力关系和干旱压力之间联系的内在机制,对于气候缓解工作和实施有效的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 11 2022-04

    吴忠道团队在血吸虫病致病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孙希)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仅次于疟疾的全球第二大寄生虫病。据统计,全球约有2.4亿血吸虫病患者,每年有25万人死于血吸虫病。我国还未消除血吸虫病危害且还受到输入性血吸虫病的威胁。“宿主—血吸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和研究前沿。近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吴忠道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IF=11.454,中科院一区)杂志上发表了题...

  • 29 2022-03

    中大助理教授黄璜、研究生夏谨琪顺利完成国际联合南极科考第一阶段任务

    中大新闻网广州3月29日电(通讯员黄璜)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南极冰盖存在加速融化的风险,尤其是西南极冰盖。然而,有初步研究发现,东南极冰盖也存在很大的融化风险,但对其演化机制和未来变化趋势并不清楚。受德国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研究中心(AWI)邀请,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黄璜作为唯一的中国科学家参与德国东南极冰盖不稳定性研究计划(EASI)。该计划(2021-2025年)共分为三个阶段任务进行,致力于揭示东南极...

  • 14 2022-03

    兰平副校长主讲通识教育课程《胃肠疾病与健康》开学第一课

    中大新闻网广州3月14日电(通讯员郅敏、刘涛、李森茂)近日,我校副校长、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首席专家兰平教授深入文理医融合通识教学一线课堂,为涵盖本科一至三年级的跨院系、不同专业背景学生,讲授了一堂深入浅出、丰富有趣的通识课——《胃肠道与健康人生》,这也是我校公选通识课《胃肠疾病与健康》的开课绪论。兰平教授从“健康的概念、胃肠道与健康的重要关联、当前胃肠道卫生领域的知识前沿和研究热点、如何理解和定...

  • 15 2022-03

    【光明日报】我国首次使用国产自主卫星测出全球重力场数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主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罗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山大学“天琴一号”卫星近期已获得全球重力场数据,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国产自主卫星测得全球重力场数据。该项技术此前一直为美国和德国所垄断,“天琴一号”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自主探测全球重力场的国家。罗俊说:“‘天琴一号’卫星并不是专门的重力卫星,它的目的是进行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验证,但是因为‘天...

  • 12 2022-03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董建文教授课题组发表重要长文综述:拓扑光子晶体:物理、设计与应用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汤国靖)超构光学是研究具有亚波长尺寸单元的人工结构并按需得到预想光学/电磁功能的光学学科方向。作为超构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拓扑光学经过多年发展,除了发现更多深层次物理问题以外,更从原理上提出光场调控新自由度,为降低能量损耗、提升工艺鲁棒性等集成光子器件领域中的重要挑战提供新方法新应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董建文教授课题组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系统而全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