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中国梦征文】南粤青年的中国梦

稿件来源: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作者:谭彬 编辑:刘嘉 发布日期:2015-03-09 阅读量:

        “中国梦”引发全国上下一片热议,其震撼堪比30多年前那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思想解放讨论。中国梦之可贵,在于人人都享有梦想的权利。中国梦之真实,在于我们比以往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梦之力量,在于我们青年一代接力传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寄语广大青年所说:“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青年畅谈中国梦,是因为需要在这个怀疑的年代中寻觅支撑的力量。我还记得三年前作为代表参加广东省学联十大的场景,青春“第一棒”口号还在耳畔回荡。争当第一棒是南粤青年敢为天下先的本色,也是南粤青年梦想的支点。
        中国梦的托举,南粤青年要找准着力点。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体会到梦想成真的愉悦,在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成就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既是我省今后一切工作的总目标,也是南粤青年圆梦的指南针。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成长,在日新月异的变革中迷茫;享受着经济发展的福利,经历着社会转型阵痛带来的挑战;体验亚运会、大运会成功举办带来的自豪感,感受冰冻雨雪灾害带来的惨痛。作为南粤青年中普通的一员,我看到了广东改革开放的瞩目成就,也看到了金融危机和制度红利削弱给广东发展带来的影响。既看到了“腾笼换鸟”的决心勇气,也看到了凤凰涅槃的现实困难。我们青年人只有理性看待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找准自身定位,始终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与复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
        中国梦的实现,南粤青年要走好成才路。“中国梦”彼岸的灯塔已经筑立,身在此岸的我们敢问路在何方?路在心系南粤,脚踏实地。我出生成长在欠发达的粤西地区,求学于发达的珠三角,深刻体会到同在一个省份的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离开珠三角,到粤东西北地区走一走;离开富裕的广东,到其他省份看一看。我们青年人只有对国情和省情的准确认知,才能更加准确理解加快转型升级对于广东的现实意义,才能更加深刻认识科学发展的内涵所在,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 培养与人民的感情。路在学有所成,术业专攻。有经济发展的愿景,没有治理经济的手段,只能是喊破嗓子的思想大跃进;有法治的理想,没有落实法律的执行力,只能是甩不开膀子的无用之功。有改革的决心勇气,没有突破现行体制的智慧和方法,在改革的深水区没有石头可摸的情况下可能溺水而亡。今日之广东,太迫切需要有谋有略之士来破解改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一系列难题。打铁还需自身硬,硬在有实学、硬在能出实招、硬在能办实事,硬在青年一代能智力支持广东的创新发展。把事做到点子上,关键在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力求所学能为打造广东发展的升级版贡献力量。
        中国梦的延续,南粤青年要薪火相传。与父辈们相比,我们少了创业的筚路蓝缕,多了守业和兴业的历史责任。“北上广”的荣耀地位并非不可撼动,“京津沪”的呼声让我们居安思危。改革发展,不进则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处于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区域竞争已进入千帆竞发的时代。随着南沙、前海和横琴三大国家级新区的建设启动,珠三角九年大跨越的冲锋号吹响,粤东西北地区你追我赶局面的形成,广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对这片土地怀有朴素而真挚的感情。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对广东未来的发展戮力同心。青年强,南粤强。我们始终是广东“把握三个定位,实现两个率先”的生力军!
        人的青春是有限的,但共同的事业则可能永存。“粤精彩”需要我们去共同创造,“粤幸福”需要我们共同经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我们能在这最美好的年华,做中国精神的弘扬者,走中国道路的践行者,便是青春无悔。
        中国梦,青年圆!对此,我们抱有信心!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