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撼世界。当今的中国正在一个拐角上,如同黄河大转弯一样,裂岸穿峡、泥沙俱下、咆哮沸腾,无法估计它蕴含的力量。当代大学生身处这个时代的洪流,或近或远地感受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激情和努力。
98年前,陈独秀为刚刚创办的《新青年》撰写了创刊词《敬告青年》,向广大青年提出了六点要求:“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隐退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以此来唤起广大中国青年的爱国热情,呼吁青年以时代改革者自任,以民族之续绝存亡者自任,为中国早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奋斗。如今,近100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依然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而拼搏着。我们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力军,也被国家民族称为精英骄子,应该成为这种中国精神的实践者和弘扬者,为中国梦的构建添砖加瓦。
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激情澎湃,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勇往直前,这种力量深植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在关键时刻能唤起亿万同胞的团结。从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到2008年北京奥运再到奥运健儿夺金;从1998年特大洪水到2003年非典再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从港澳回归到2001年中国入世再到神舟升天;在这些伟大的时刻,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和国家一起中流击水,度过风雨,笑逐颜开,走在强国之梦的路途中。而在这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2008年汶川地震。川之上,国之殇。这场地震使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一直被社会质疑的青年们在这一时刻展现出了成熟。我们关注每一条动态、每一场援救;我们为逝者默哀,为生者祈福,我们捐款捐物,写信捎去祝福。我们不是被宠坏了的青年,我们这一代人也在成长。我们用青春的画笔为中国梦涂上最美的颜色。
传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978年,是一个极特殊的年份,中国真的是鼓起了极大的勇气跨出了阶级斗争和计划经济的禁锢,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星火从东南沿海,从穷乡僻壤燃起,踉踉跄跄,时起时伏,倔强而前,终成燎原大势。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富起来了,真正崛起了。在这背后是一代代改革家的突破和创新。在这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里,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的无畏、激情、狂想是他们身上最迷人的地方。当史玉柱在珠海豪建中国的IBM梦时,当马胜利奔走全国各地承包全国的造纸企业时;当李书福在用造摩托车的方式造中国国产汽车梦时……所有的激情企业家们一一登台,无论他们的改革之梦是否实现,他们都把自己的致富梦、强大梦同这个国家的崛起之梦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他们是幸福又伟大的。他们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发动了一场最具激荡力的企业革命,给中国的强国梦增添了最炫丽的色彩。
斯蒂芬•茨威格曾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写到:“一个人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时代在每一代人身上都会有深刻的烙印。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一切需要创新,一切需要勇气,一切需要激情。处于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们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年纪,应该用激情、勇气和创新的精神把中国梦扛在肩上。
奏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强音
对于我来说,我从小学起就做着作家梦。人文、山水、梦境、泱泱后土之上的大美都吸引着我。所以竭尽所能去发现、表现祖国的美是我的荣耀和梦想。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实现了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梦。莫言的作品中充满着中国农村独特的泥土气息和对故土深深的思恋。百余年后,中国的思想、文化、语言终于得到了诺贝尔奖评委的认可。可以说这个奖是莫言个人和国家梦想的双丰收。莫言的获奖也在启迪着我应该怎么做。
像我这一代的大学生,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视野越来越开阔,很多时候,外面的新思想、外面的生活方式、流行文化,我们差不多事无巨细,津津乐道,这是开放的时代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但也是这个开放的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应该扮演起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曾经的中国以它耀眼的文化走过丝绸之路、跨过大陆、越过海洋而远播于生活在遥远土地上的人们。宫商角徵羽、琴棋书画茶,那是闪着丝绸之光、敦煌之光的强国之梦。如何复兴中华?那就是用世界都理解的共性语言来表达自己,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新的时尚。这个梦想需要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们去完成。我们无法左右外国对中国的印象,但我们可以把握和完善自己。我们的语境要让对方听懂,让自己的普遍性、亲和力增强,更富魅力。当中国的当代音乐、电影、文学等文化成为世界的流行文化时也就是中国为世界读懂之时,也是中国重回真正强国的荣光时代。
不只是文化,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亦是如此。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主自信,自立自强,这是通向中国梦的康庄大道。
从1840年中国被坚船利炮轰打而国门洞开,到2008年烟花满天的北京奥运之夜,中国的崛起历史完成了一段曲折跌宕、神话般的宏大叙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在洋溢着一股喷薄欲出的大国情结,那是每一个人和我们国家共同的梦想,它充满着无尽的想象空间。
在通向中国梦的道路上,崭新的世界正在生成。中国的未来属于我们年轻的一代,百年的大国崛起梦想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去填充、拼接,用传承至今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支撑。我们应该用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开放的、脚踏实地的、热爱科学的情怀去追逐梦想。如果人们尤其是富有活力的青年学生有这种追梦的情怀和气质,那么我们国家也就拥有了这些情怀和气质。读书不忘爱国,爱国不忘读书。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主力军,不仅要在学术方面学有所成,也要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理想、人民的需求相结合,融入社会,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的青春。而同样我们这个曾经“无声的中国”就会发出世界的最强音,曾经被别人称为的“老大帝国”就会成为与天不老的少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