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中国梦征文】中国梦?个人梦?我们的梦

稿件来源:传播与设计学院 作者:丘恺琦 编辑:刘嘉 发布日期:2015-03-09 阅读量:

        梦想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当一种梦想能够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的时候,这种梦想就有了共同愿景的深刻内涵,就有了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的强大感召力。
        何为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定义的“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他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可以很大,大到指明了伟大目标和宏大蓝图;同时,这个梦可以很小,小到可以体现在每个中国人的个人梦。
        “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以家国情怀为特征的中国梦和以个人奋斗为特征的美国梦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先贤顾炎武早就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当“中国梦”与个人梦同频共振,二者都会加速绽放。
        2011年,姚明在退役发布会上感言:“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这让我想起了今天生活中人们对国家、对社会、对现行制度的种种不满和抨击。没错,我们的生活不是没有阴霾,我们既无法避免“房奴”、“车奴”的无奈和尴尬,也要面对“表叔”、“房妹”的不公,还有的人在埋怨,收入还不够高,房子还不够大,工作还不够好,看病还不够方便,可正因为还有种种不如意,所以才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
        也许,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久了,我们可能忘了梦想生长的土壤。也许,有的人认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得益于自己的奋斗,这个时代、我们国家并没有直接为自己做过什么。
        然而,百余年前的中国人不敢有梦,百余年后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其间的差别就在于“中国梦”。
        当“中国梦”没有绽放,个人的梦又如何开花?从根本上说,我们每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有了“中国梦”的茁壮,我们才有了做自己的梦的自由。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国梦”的年富力强的时期,所以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刻苦学习、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打牢坚实的文化基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学生将个人发展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中国人不懈奋战,需要一代代青年接续奋斗。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要牢记“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谨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将个人发展融入到伟大历史使命的实现中去,在筑起“中国梦”的道路上实现人生价值。
        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学生勇担使命、刻苦学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勇敢面对“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抓住在校学习的黄金时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敏于创新,用青春和智慧驱散“浮云”、笑对压力,为早日实现“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美好明天,托起“中国梦”不断努力。
        真正有中国梦的大学生应该有个体权利意识与公共精神,对弱者不侮辱不伤害,对强者不帮凶也不帮闲。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始终不抛弃梦想,始终有稳定的价值观,始终有独立思考能力,始终有积极的行为方式。坚守信念,练就本领,不断创造,艰苦奋斗,铸就高尚,一步一个脚印,把个人成长之路与民族国家复兴之路结合起来,就是青年梦托起中国梦的美好明天!
        懂得了个人幸福与国家梦想的关系,每个人心中又升腾起关于国家社会的梦想,我想那个梦想一定是五彩缤纷的,一定是芳菲满眼的,基调一定是玫瑰色的,因为玫瑰色最温暖。也许每个人的国家梦不尽相同,但共同的一定是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公平正义。
        当然,“中国梦”不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帆风顺。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继续探索新路径、激发正能量、积累新经验、树立新形象、开创新举措,用创新精神谱写出新的篇章。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