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历史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学科交叉融合问题

稿件来源:历史学系 作者:周立红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8-01 阅读量:

历史学系周立红教授

2023年我校春季工作会议聚焦“研究生培养”,校长高松院士作了题为“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全面提升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大会报告,为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稳步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工作路径。“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是我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其中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全面提高研究生自主培养质量、造就引领未来的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国内教育界热议的新文科建设的突破口。

历史学本身就具有跨学科特征,它研究的是世界万物的历史,需要掌握研究对象所属领域的专门知识。作为培养历史学高级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亟需深入专业地解决学科交叉融合问题。在这方面,历史学系的前辈和同仁已经在历史人类学、历史地理学、中西交通史、海洋史、港口史、环境史等交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陈春声教授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计算机还远未普及的时代,就已经使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了18世纪广东的米价。我本人在研究生培养中也日益认识到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现仅结合本人带研究生的经历略抒浅见。

我培养的是法国史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近年来我指导的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基本上围绕我的两个研究方向,集中在路易十四时代的治理问题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扩张和统治。学生的选题主要涉及军事、社会、贸易和公共工程几个领域,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自身已经感觉到掌握跨学科分析方法的重要性。一名博士生研究路易十四时代的王权与贵族的关系,他已经认识到要借助庇护关系理论研究贵族群体。一名硕士生研究18世纪法国洛里昂港口的大西洋奴隶贸易,这是一个横跨海洋史、城市史、港口史的领域,她认识到只有掌握这些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才能使研究深入下去。

做为导师,我持开放的态度,鼓励学生突破学科边界,勇敢地进入陌生的领域。我一方面和学生一起学习新理论,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研读史料、讨论问题;另一方面因材施教,在《世界史专题研究》、《欧美近现代史史料选读》等研究生课程上,针对每年所带的学生,选定与其研究领域相关的内容进行史料阅读和议题研讨。

在进行跨学科探索的同时,我也时常提醒学生,必须以历史学为本位。我们是历史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们所学的跨学科理论和方法都是为了解决历史学的重要问题,否则很容易只是用了一些花哨的新概念,做的是表面文章。捍卫历史学学科的本位是我们的立足之本,也能为一些议题提供新的思路。比如,我的一位博士生研究路易十四时代的军事史,她是从路易十四时代王权加强的视角出发研究军事史,能对军事史领域广为探讨的“军事改革”问题提出一些新的回答。还有一位硕士生研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印度支那的公共工程,她在掌握企业史方法的同时,也希望能回应殖民史的一些议题。

我很认同刘家和先生所说的,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不断调整知识结构,需要根据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作为导师,我跟着学生的选题进入到一个个新的研究领域,必须不断地补充新知。在这一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重要性,也乐在其中。我也很希望学校层面能为推动研究生教学中的学科交叉融合提供灵活多样的支持。比如历史学系一些研究生的课题很需要分析数据、绘制图表,但是文科生普遍缺乏统计学的知识和方法,如果学校层面能够协调经济学方面的导师或博士生系统地为历史学研究生讲几堂统计学的课程,将是大有裨益的。

文稿终审:历史学系 柯伟明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