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聚焦研究生教育改革,共筑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稿件来源:中山眼科中心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8-01 阅读量:

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李轶擎

中山眼科中心2020级硕士研究生、2023级博士研究生韩佳栩

中山大学2023年春季工作会议主题聚焦“研究生培养”,校长高松院士作了题为“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全面提升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大会报告,探讨了培养引领未来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思路和举措,为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工作路径。

眼科学教育承担着培养优秀眼科专业人才和推动眼科技术创新的使命。新时代背景下,知识与科技快速发展与更迭,健康中国战略对于眼科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如何适应医疗领域的发展和人们对眼科医疗的需求,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学科建设过程中重要的时代话题。

一、结合临床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

以“兴趣驱动、自主实践”为原则,培养重基础、强实践,具有完善知识结构、广阔交叉学科视野的卓越医学人才。眼科学具有专科性强、操作精细、实践性突出的学科特点,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病例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眼科研究生教育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确保学生能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及时应用于临床实践。

近年来,中山眼科中心开设了丰富多样的临床实践课程,包括眼科检查与诊断技术的实操训练、手术操作的模拟训练,以及与患者交流和沟通的实践等。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帮助学生培养临床思维和技能。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中山眼科中心创新推出了Wetlab显微手术技术培训项目,研发动物眼显微手术全眼模型,并制作手术标准操作示范视频,开启了手术盲评教学与考核新模式。

二、建设高质量的导师队伍, 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

高质量的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保障。建立科学、公正的导师选拔和评价机制,培养具有学术造诣和教育能力的优秀导师,对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导师的评选过程包括评估学术能力、指导经验和成果,以及教育理念等。鼓励导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为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中山眼科中心常态化开展全体导师大会、新晋导师座谈会、专家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从教学基本功、理念方法、人文素养等多方面加速青年师资成长,实现导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同时加强学术伦理教育,培养导师和研究生的科研道德和职业操守,引导学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三、推动交叉学科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促进学科交叉合作,建立深入融合体系。积极运用新技术,打破传统研究方式的屏障,鼓励眼科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团队,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共同参与。

近年来,中山眼科中心提供了聚集不同学科专家和研究人员的平台。组织跨学科的研讨会、讲座和培训课程,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开展交叉学科研究项目,鼓励研究人员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探索眼科问题,如应用工程学方法改进眼科手术器械、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辅助眼病诊断等。

同时强化教育培训,在眼科学的教育体系中加入跨学科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开设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吸引优秀的学生和研究人员从事眼科交叉学科研究。并通过与行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一直以来,我们致力于推动学科交叉合作,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发展,为眼科研究和教育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山眼科中心作为眼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始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外部形势和内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精准有效地进行研究生管理的布局与优化,不断健全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最优的学术环境和资源,为研究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文稿终审:中山眼科中心 夏丹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