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加强财会监督,助力研究生培养

稿件来源:产业集团 作者:黄亮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8-10 阅读量:

产业集团总会计师 黄亮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学校于2023年4月召开春季工作会议,聚焦研究生教育。会上,高松校长提出研究生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创新要素、创新资源高度汇聚的天然优势。在世界创新竞争、人才竞争新趋势下,我们如何在新时期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扎根中国大地,奋进世界一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大家需要持续深入思考的问题。高松校长同时指出,要注重内涵建设,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资源保障是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教育投入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也对加强研究生教育投入资源监管提出要求。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切实做好经费保障,完善差异化投入机制”。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财会监督体系、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谋划和统筹设计。为实现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快速发展,加快建立健全财务监督体制是重要抓手。

一、 抓好财会监督,优化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体系,加大博士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研究建立差异化生均拨款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研究生培养的支持”。研究生教育因具体学科、培养类型等方面的不同,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均有区别。如医科、工科、理科等不同学科之间在相应课程设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探索“一院一策、一学科一策”的差异化资源配置机制,应在预算安排、资产配置等方面加强监督,通过抓好财会监督,完善工作流程,优化内部资源供给,真正做到好钢用到刀刃上,推动建立完善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二、 抓好财会监督,健全研究生教育经费使用机制

随着国家对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研究生教育相关各类经费规模也日益增加。管好用好研究生教育经费是重中之重。一是要据实做好预算,熟悉经费使用要求和相关规定,严格按要求落实预算执行。二是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按规定使用经费,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通过建立健全财会监督机制,促进研究生教育经费使用高效合规。

三、抓好财会监督,加强研究生教育投入预算绩效评价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指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要提升研究生教育经费使用效率,需要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理念,做好研究生生均成本核算,建立学校全过程研究生教育投入预算绩效管理链条,通过财会监督,进一步强化研究生教育绩效目标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稿终审:产业集团 杨元红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