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广州日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粤传媒分别与多个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21个项目 助力转型上台阶(节选)

    阿里移动事业群、UC总裁何小鹏心目中,广州日报是华南区最大及最有影响力的平面媒体,正如阿里巴巴UC在华南互联网行业所处的龙头地位,双方强强联手,方向都是走出中国,走向亚洲。 昨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20周年系列活动现场,各界大咖云集签约现场,就双方的战略合作展望前景、描绘蓝图。正如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所...

  • 【南方都市报】中山二院正式启用现代化生命体征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

    南都讯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举行了“生命体征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上线”启动仪式。该院沈慧勇院长表示,此次患者生命体征常规检测数据的上线,意味着医疗大数据的进一步完善,为医院管理特别是护理工作带来了更高的效率。 护士现场演示了生命体征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先扫描护士卡和病人腕带条码识别身...

  • 【广州日报】创新基因是广州日报最大优势

    张志安:传播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秘书长。2006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11年7月起转至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生产、新闻从业者、新媒体与社会等。 文字整理/广州日报记者徐静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引起了新闻生产机制的...

  • 【澳门日报】中山大學港澳研究院教授毛豔華:擁水域促粵澳產業對接

    中央政府授予澳門八十五平方公里水域管轄權,為構建新時期粵澳合作關係打下重要基礎。中山大學港澳研究院教授毛豔華指出,澳門擁有海域及管轄權後,可更好發揮自由港優勢,加強粵澳產業對接;亦可規劃海洋經濟、水上活動、水上觀光等產業,與廣東、珠海共同開發海洋經濟功能區。 影響不亞賭權開放 給澳門劃分習慣性水域...

  • 【信息时报】机器人“出马” 根治前列腺癌

    信息时报讯 昨日,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近期借助“达芬奇”机器人,完成了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病人术后恢复良好,不到12个小时即可下床行走。 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梁伯今年75岁,而给他做手术的机器人叫“达芬奇”,由中大附属肿瘤医院刚刚引进。该院也成为广东第二家引进该系统的医院。该院泌尿外科周...

  • 【南方日报】手术机器人“出马” 搞定前列腺癌

    南方日报讯 12日下午被推进手术室,晚上出来,13日上午,梁伯就可以下床了,状态还好得很。“开始听到用手术机器人给我做前列腺癌根治术,我还在想,要医生干嘛?结果发现,没有高精尖的人才,再好的机器也是白搭啊!”在接受笔者采访时,75岁的梁伯发出这样的感慨。 梁伯说的手术机器人,是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刚刚引...

  • 【南方日报】中山大学八家附属医院年内实施影像大数据项目

    南方日报讯 笔者13日获悉,中山大学八家附属医院年底前将实施影像大数据项目。届时,除非病情发生变化,在八家医院之间转诊的病人将不需重复检查,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现代医学已进入基于大数据和精准测序的新时代。以肿瘤治疗为例,通过基因检测,将对靶向药物有效的病人挑选出来,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也避免...

  • 【新快报】机器人“大夫”来了

    前日下午,年过七旬的梁伯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了前列腺肿瘤切除手术,“主刀”手术的竟是医院刚引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昨日,记者见到做完手术未满12小时的梁伯,他精神很好,正准备下床活动。“幕后”控制机器人主刀手术的中大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周芳坚教授介绍,用机器人做手术有很多好处,其视频处理...

  • 【信息时报】中山大学布局“精准医疗”

    信息时报讯 记者获悉,中山大学把精准医疗作为医学领域的最重要布局,今年底前,该校八家附属医院将实施影像大数据项目。届时,除非病情发生变化,在八家医院之间转诊的病人不需要重复检查,有助于减轻患者就医经济负担。 中山大学副校长颜光美教授介绍,精准医疗可以避免治疗方案在每个病人的身上“试错”,而传统医疗...

  • 【羊城晚报】中大精准医疗瞄准三大领域

    羊城晚报讯 打造精准医疗创新平台,是广东省政府近日印发的《广东省构建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重要内容。昨日,羊城晚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把精准医疗瞄准三大领域;今年年底前,该校八家附属医院将实施影像大数据项目。届时,除非病情发生变化,在这8家医院之间转诊的病人不需重复检查。 大大...

  • 【广州日报】中大:绕下行吗 规划:挖得很深

    最近,广州市地铁10号线规划方案正在公开征集意见。根据规划,10号线将穿越中山大学南校区中轴线。昨日,中大官方微信发送推送文章,表达学校担忧,认为该规划将严重影响怀士堂等文物建筑的保护,破坏中大人文精神的传承,影响光电材料与技术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对此,地铁方面则明确回应,“我们没有预设立场...

  • 【南方日报】地铁十号线“穿越”中大南校区?

    南方日报讯 1月12日,中山大学南校区地面总体规划刚通过,地下就要开挖地铁吗?1月11日,中山大学官方微信发表一篇《中大人:地铁十号线穿南校而过,你同意吗?》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和讨论。文章指出,广州拟修建十号线地铁,“穿越”南校区中轴线,担忧影响文物建筑的保护,破坏中大人文精神的传承,影响光电材料...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