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两会。作为高校管理者,高松长期致力于培养有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作为一位科学家和教育家,他建议加大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长期稳定支持,走实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访谈摘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的“主力军”作用愈发明显,应尽快完善基础研究支持机制,提高稳定资助比重。►中山大学期望能做央地共建促进世界一流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为大湾区建设世界医学人才高地和国际一流医...
一个月来,随着出境团队游重启,旅游市场进入全面复苏的进程。旅游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急招令”频现。事实上,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旅游人才流失的现象引发关注。随着市场加速回暖,利好信息逐步释放,如何让资金回血、人才回流,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与此同时,疫后旅游产业变革亦对...
【两会专访】“近年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通过‘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了更多基础研究人才,不断夯实其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校管理工作。今年他的建议之一是,更好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和“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
高质量发展,是今年全国两会最热的关键词之一。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要在涉及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尤其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作出应有贡献,推动国家、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医学部主任、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共同建议,协同中央和地方政府、社会、大学等各方力量,共同支持和促进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建立更完善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医学科研创新能力与卫生健康事业服务能力显...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有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是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新形势下,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的角色定位更加清晰明确,相应地投入体制机制也应该顺势而变,加以调整完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医院快速发展,带来了医疗行业的新变革,让患者就医更方便、用药更便捷。如何推动互联网医院健康发展,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科主任吴钟凯提出,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进一步深化数字化医疗平台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打通各...
三月上旬的一天,中山大学的跆拳道训练房中,她正在认真地挨个为学生们纠正抬腿动作,遇到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她先做了一个踢腿示范,学生们纷纷惊叹:“老师,你好厉害啊!”她微笑着说:“你们也可以的!”然后细细拆解开来,一点一点地教,学生们很快就做得有模有样了起来。她就是罗微。2004年雅典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
3月4日(农历二月十三),由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在社区·新活力——探寻非遗在社区传承的可持续发展”广州市“非遗在社区”专题研讨会在广州市文化馆新馆举行。省内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广州市各区非遗保护中心的一线工作者代表共计近30人齐聚,探讨如何激发社区非遗传承活力和非遗如何服务社会善治,并至南海神庙...
3月8日,广东代表团举行小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提到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这让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省委会副主委、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科主任吴钟凯听后倍感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