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11月17日珠海电(通讯员漆姗姗)11月14日,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来自海洋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海洋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发展战略。当天,南方海洋实验室大楼正式启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领导徐冠华,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实验室第一届学委会主任苏纪兰,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等出席相关活动。研讨会和大楼启用活动分别由南方海洋实验室副主任王辉和中山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南方海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孙冬柏主持。
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自然资源部发展战略所副所长吴继陆分别作了主题报告。他们从海洋碳汇、湾区高校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视角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发展的新思路,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交流。
当天下午,南方海洋实验室大楼正式投入使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表示,三年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珠海市委、市政府,中山大学以及合作共建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南方海洋实验室坚持“立足湾区、深耕南海、放眼全球”的基本定位,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成为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和一流的海洋人才高地。南方海洋实验室将继续秉持“崇尚首创、力争最优”的发展理念,大胆探索,力求突破,稳定增量,汇聚人才,同时深化社会服务与开放共享,努力成为更具特色、更有原始创新能力的一流海洋研究与应用基地。
罗俊校长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了珠海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对我校珠海校区和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巨大投入和坚定支持。罗俊校长表示,实验室充分发挥了“政府所有,委托中山大学管理”的体制优势,在集聚海洋高端科技人才、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希望实验室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进一步促进海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持续提升海洋科研竞争力,强化海洋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深层次服务好国家与地方战略需求。
南方海洋实验室大楼启用活动现场(来源:南方海洋实验室)
南方海洋实验室大楼依托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洋学科楼群建设,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米。实验室建设有海洋元素与同位素、海洋生物资源库、海洋科考、海洋工程技术试验平台等八大公共平台,大楼可满足18支创新团队和8大公共平台的所有科研人员日常办公需求。实验室重点打造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科普展示中心,运用多种高科技手段,形象展示实验室标志性科研成果,将面向社会提供海洋科普教育服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培震、高锐、戴永久,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君强、王复明,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省地震局局长孙佩卿,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温则伟,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徐健慧,珠海市领导吴轼、杨川、郭立仕,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南方海洋实验室合作共建单位代表、中山大学师生及南方海洋实验室员工等参加相关活动。
文稿终审:南方海洋实验室 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