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栏目-勿删

【人民日报客户端】“百年弦歌”——习之堂藏现代乐教文献展正式开幕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1-4-16 编辑:何方 阅读量:

  2021年4月16日上午,由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哲学学会、广东伦理学学会联合主办,习之堂儒学馆承办的“百年弦歌——习之堂藏现代乐教文献展”,在中山大学锡昌堂一楼多功能厅隆重开幕。广东省社科联及学校领导,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院系负责人,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广州大剧院、广州文化馆等单位嘉宾及媒体朋友共数十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张伟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词,哲学系资深教授冯达文先生、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先生作为嘉宾先后致辞。本次展览策展人周春健教授讲述了筹办缘起,并在青年钢琴家的演奏声中就展品收藏背景和主要特色作了详细讲解。

  张伟主任指出,现代乐教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主题,在建党百年的特殊历史时刻,举办这样的主题展览有如下几点意义:其一,音乐教育、美育,无论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是对于民族精神的提升,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需要大力推进。其二,岭南地区、广东省包括中山大学,在现代乐教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这些重要的精神资源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其三,主题展览这种方式有着特别的意义,藉展览可以理解中国,藉展览可以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张伟主任认为,周春健教授创办“习之堂儒学馆”并连续举办高质量的展览活动,很好地将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是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有益尝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中山大学哲学系冯达文教授表示,此次是第三次参加周春健教授策划的展览,展览从音乐角度切入,具有特殊意义。他从春秋时期的太学谈起,对古典乐教到现代乐教的发展作了简明扼要的学理分析。冯达文教授又结合亲身经历,指出音乐具有无限的感召力量,大学如果仅仅传授知识而忽略艺术、人文教育,则会使人沦为工具。他认为,本次展览在引领我们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情怀的人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著名雕塑家、广州雕塑院许鸿飞院长认为,在建党百年的时间节点下推出“百年弦歌”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我们每个人都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联,也都能体会到音乐的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重视弘扬音乐的教育作用、教化作用,无论对于个人的修养,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文明品质的提升,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这样的展览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我们对于党和祖国的热爱,培养家国情怀。

  周春健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展览的缘起:一是出于个人对音乐的爱好,这受到了父亲的深刻影响。平时会关注一些音乐史事件或音乐学理论,加上雅好收藏,终而促成此展。二是近年来,越来越感觉到乐教的重要性。在他看来,随着现代化进程之突飞猛进,无论中西,乐教传统都受到强烈冲击,现代乐教逐渐呈现出功利化、世俗化、技术化的趋向。今人之音乐审美与“用耳之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却了谐和与壮美的品格。这一现状,需要反思和改变。他认为,需提升到美育、乐教的高度来审视我们的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

  最后,周春健教授分享了他对于现代乐教的进一步设想,计划在未来几年完成“五个一工程”:即一门课程、一部教材、一场展览、一组歌会、一组访谈。试图把现代乐教与培养新人联系起来,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本次展览,据其内容分为五类:

  一曰“声与政通”,主要展出现代乐教理论之相关文献;

  二曰“歌者无疆”,主要展出现代音乐名家之相关资料;

  三曰“情深文明”,主要展出现代经典曲目之相关实物;

  四曰“岭南春早”,主要展出广东现代乐教之相关文献;

  五曰“父亲的歌”,主要展出先君云亭先生之音乐手稿。

  本次展览展出时间,为2021年4月16日至7月16日。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9955384/rmh19955384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