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日前公布,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6项成果获科技奖励。
其中朱熹平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Ricci 流理论及其几何应用”和郑利民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组织免疫微环境调控肝癌进展的新机制”2项科技成果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孙晓明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板块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的成岩成矿作用和定年”等3项科技成果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胡学强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多发性硬化和相关脱髓鞘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科技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3年度教育部共授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311项,包括一等奖117项,二等奖19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20项,包括一等奖42项,二等奖78项。我校获得2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三。
附
中山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项目清单
序号 |
奖种名称 |
等 级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主要完成单位 |
所在院系 |
1 |
自然科学奖 |
1 |
Ricci 流理论及其几何应用 |
朱熹平,陈兵龙,邓少雄,顾会玲,张珠洪 |
中山大学 |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
2 |
自然科学奖 |
1 |
组织免疫微环境调控肝癌进展的新机制 |
郑利民,邝栋明,庄诗美,吴艳,李莲 |
中山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3 |
自然科学奖 |
2 |
板块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的成岩成矿作用和定年 |
孙晓明,孙卫东,翟伟,凌明星,杨晓勇,梁华英,梁金龙,徐莉,石贵勇,丁兴,梁业恒 |
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海洋学院 |
4 |
自然科学奖 |
2 |
Cl-通道对脑血管重构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
关永源,周家国,王冠蕾,汤勇波,杜艳华,王小广,马明明,吕晓飞,刘捷 |
中山大学 |
基础医学院 |
5 |
自然科学奖 |
2 |
衰老致血管内皮损伤新机制与细胞修复的研究 |
陶军,杨震,夏文豪,王妍,陈龙,吴芳,苏晨,徐诗岳 |
中山大学 |
附属第一医院 |
6 |
科技进步奖 |
2 |
多发性硬化和相关脱髓鞘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胡学强,陆正齐,邱伟,陈晓红,彭福华,钟晓南,龙友明,朱灿胜,江滢,汪鸿浩,舒崖清,郑雪平,李盈,王敦敬,张斌 |
中山大学 |
附属第三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