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栏目-勿删

李法军等在英国《古物》杂志在线发表了有关华南史前遗址的研究成果

稿件来源: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作者: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编辑:蔡珊珊 阅读量: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李法军副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最近一期的英国《古物》杂志(Antiquity,2013年87卷337期)在线发表了其相关研究成果《华南地区广西顶蛳山遗址的新石器时代肢解葬》(Dismembered Neolithic burials at the Ding Si Shan site in Guangxi, southern China)。该文对1994年度至2000年度陆续发掘的广西邕宁顶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学文化进行了系统分析,首次报告了有关该遗址肢解葬俗的初步分析结果。
       本文重要的学术意义在于:一是在国际学术界首次提出了一种研究华南史前考古学遗址的新思路,即不再把诸遗址划分为洞穴、贝丘、沙丘或河岸台地等类型,而是将其划分为“内陆型”与“海岸型”;二是在此思路基础上,发现了两类遗址在文化性质上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则更加明显。例如,内陆型遗址大多盛行曲肢葬,无人工拔牙现象(顶蛳山遗址中甚至出现了肢解葬这种特殊的葬式);海岸型遗址大多盛行仰身直肢葬,存在人工拔牙现象。因此,本文正式提出了“华南线”(South China line)的假说,推测这两种类型的分界线就在珠江三角洲区域。
       此外,本文还对东南亚史前相关遗址(例如Lang Cao,Hang Dang和Moc Long caves)的相似葬俗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期望将上述遗址与顶蛳山遗址的文化和生物相关性进行深入探讨。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