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广州日报】中山一院多学科团队联合完成“术中唤醒”脑胶质瘤切除术 脑袋里正“动着刀子” 病人大喊“切干净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间手术室里,一台微创切口开颅手术正在紧张进行中。切开坚硬的颅骨,划开硬脑膜,暴露脑皮层后,麻醉师把麻醉药停了,轻声将女患者唤醒。 “100减7等于多少?再减7等于几?”康复科医生立即争分夺秒地对病人进行语言功能测试。 “教授,请你一定要(把肿瘤)切干净点!”突然,女患者的一声大喊...

  • 【珠海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珠海援疆医生之四

    “同一所医院,同一台彩超,援疆医生带来明显的变化、大大扩展了临床应用”。这是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图市医院)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的感受,他们所说的就是珠海援疆医生团队中的中大五院医生卢吴柱。 急人之困,紧缺人才援疆 B型超声是目前较普及的医学影像辅助诊断设备,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尤为...

  • 【南方日报】中大布匹市场或将变身“国际创新谷”

    南方日报讯 记者从中山大学了解到,日前,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率队调研中大布匹市场附近的联合交易园,研究“中大国际创新谷”概念性规划方案。中大校长罗俊提出建设“中大国际创新谷”的构想,谋划参照国际硅谷国内中关村成功案例,建设与世界同步的创新谷。 建设20万平方米“国际创新谷” 中大校长罗俊提出,建议在中大...

  • 【人民日报】回首2015年舆论场,一个现象引人关注 舆情反转——谁在制造,谁在传播,谁在受伤?

    回顾2015年热点新闻事件,一个现象颇为引人关注:“舆情反转”频频出现。 一则“女子为救女童被恶犬咬伤”的报道,引发国人点赞,并纷纷为受伤女子捐款。但随后反转为“女子被狗咬伤谎称救人骗捐”,又引发大家愤怒声讨和司法介入;先是有“安徽女大学生称扶老太被讹”吸引眼球,随后又反转为“女大学生撞人本应担责”…...

  • 【羊城晚报】中大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入选首批国家智库

    羊城晚报讯 记者从“‘一带一路’、自贸区战略与开放发展理念”高端论坛获悉,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近日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据了解,首批入选单位共25家,其中只有5家不在北京,分别为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综合开发研究院。 中山大学...

  • 【中国科学报】这一年,那些人 《自然》评选年度十大科学人物(节选)

    2. 黄军就:胚胎编辑者 今年4月,黄军就发表了全世界第一篇关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研究成果。这个推动基因编辑技术迅速发展的消息很快被放到聚光灯下,引起关于使用该技术的伦理问题的激烈争论。来自中国广州中山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黄军就其实是一个谦逊、温和的人,他希望远离聚光灯。 黄军就团队利用了一种叫作CRISPR-...

  • 【南方日报】新编粤剧《白蛇传·情》走进中大

    南方日报讯 为了进一步推广粤剧,广东粤剧院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山大学把新创剧目带到了校园。12月21日晚,《白蛇传·情》在中山大学梁銶琚堂上演。 《白蛇传·情》于去年10月首演,在传统剧目《白蛇传》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以“情”为主线,选取了“西湖初见定情”、“端午雄黄惊情”、“盗仙草求...

  • 【广州日报】陈建华到海珠区调研 加强海珠湿地生态保护 支持中山大学创新发展

    广州日报讯 昨天下午,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赴海珠区,调研海珠湿地二期规划建设、中大布匹市场转型升级及中大重点项目规划等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出席会议。 陈建华一行首先来到海珠湿地二期,察看了解湿地二期最新规划建设情况。考察中,他叮嘱海珠区负责人,要切实保护好、规划好海珠湿地。要通过微...

  • 【南方都市报】不出深圳 就可看名医

    两年多的时间,福田医院心外科完成了60余台心胸外科领域疑难杂症手术。其中,大部分是在成熟大型心脏中心堪称难度较高的III、IV级心脏手术,也不乏在成熟心脏中心也是难题的重症IV级手术。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希教授心脏外科团队的保驾护航下,近年来,福田医院心脏外科以亮眼的成绩单,为深圳患者带来福音。 完成...

  • 【羊城晚报】中大将打造“三校区五校园”格局 想考中大的看过来

    今年7月中山大学宣布新建深圳校区,临近年底,又发布撤销文化创意学院、外语与翻译大学院等院系调整通知,中大一系列动作引起校内外热议。针对学校发展、学院调整等相关问题引起的纷扰,中山大学日前召开学校建设与学院调整学生座谈会,其中透露出一些未来报考生不得不注意的信息。 院系调整后,考中大会容易些吗? 校方...

  • 【羊城晚报】中大80后科学家黄军就 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

    据新华社电 全球知名科研期刊《自然》杂志日前公布该杂志评出的2015年度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人物,其中来自中国中山大学的科学家黄军就因人类胚胎基因修改研究入选。 《自然》介绍说,十位入选的科学家来自全球多个地方,他们在气候变化、基因编辑等多个科研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问世不久的CRISPR基因组编辑技...

  • 【广州日报】中山大学黄军就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

    据新华社电 全球知名科研期刊《自然》杂志17日公布该杂志评出的2015年度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人物,其中来自中国中山大学的科学家黄军就因人类胚胎基因修改研究入选。 《自然》介绍说,十位入选的科学家来自全球多个地方,他们在气候变化、基因编辑等多个科研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问世不久的CRISPR基因组编辑技...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