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长引领杏林,学苑已流芳,举世医坛称泰斗;大国手飞升仙界,雄文犹在眼,中山弟子哭良师。”(中山大学中文系黄天骥教授为彭文伟撰写的挽联) 2016年2月29日,我国现代医学教育、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原中山医科大学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我国著名传染病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文伟在广州病逝,享年9...
今年是中国农历猴年,有着“猴爸”之称的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专家龙勇诚也要为他最钟爱的濒危动物滇金丝猴做一件事——筹集200万元公益金,为云南滇金丝猴保护区内的猎猴者发工资!昨天,回到母校中山大学举办科普讲座的龙勇诚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采访。 这个看上去有点矛盾的事,其实是龙勇诚保护滇金丝猴数十年得出的...
中大南、北校区规划总建设量减少2万平方米 南校区新建建筑需与康乐园的红楼建筑及环境要素风貌协调,尊重百年文化传承。 北校区校园内有7处市级文保单位:中山医学院校本部办公楼、孙中山铜像、中山医学院图书馆、中山医学院医学博物馆、中山医学院西侧辅助建筑群、实验动物中心、伍汉持墓。还有一处历史建筑:寄生虫楼...
4月11日,中大校友龙勇诚回校作关于金丝猴的讲座。30年来,他一直在为滇金丝猴的生存奔走。其中有10年时间独自一人在雪域高原的原始森林中找寻滇金丝猴。 1982年,从中山大学毕业的他选择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来到云南。1987年,他受邀去德钦县将15具滇金丝猴骨架带回,就此锁定了和金丝猴的情缘。 1988年6月1日,在...
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龙勇诚自1987投身于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保护工作,一干就是28年,他将自己的大部分心血都投入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的研究和保护当中。他走遍西北、藏南的雪山原始森林,找到了16群滇金丝猴,查明了它们的栖息地和种群数量,并标志了它们的地理分布。 在龙勇诚看来,一群珍稀、濒临灭绝的猿猴,不是光靠...
微信上的“谣言”集中在哪些时段出没?有哪些阅读量超过2000万、点赞数10万+的文章其实是耸人听闻的谣言?近日,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联合微信安全团队发布《微信年度谣言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谣言发布的高峰集中在一天中的傍晚、一周中的周四、一年中的寒暑假。 报告分析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间微信公众号中被举报...
近日,97岁高龄的夏书章教授的最新力作《论实干兴邦》一书由中山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分绪论、总论、专论和结论四大板块共16章,系统阐述了“实干兴邦”所必需的前提与基础条件、相关的理论与制度支撑,以及中国在“实干兴邦”进程中的成功案例及其方法措施,最后提出“实干兴邦”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干...
4月9日,以“自然·健康·创新创业”为主题的2016年中山大学全球校友会会长论坛在海口启幕。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校友会会长、国内青年创业校友代表、企业家校友联合会代表以及海南校友400余人齐聚一堂。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作主旨演讲。 本届中山大学校友会会长论坛由中山大学校友总会发起,中...
在学生的描述中,中山大学的黄修己先生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对学术的“求真”。黄修己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家。他一直感恩于北大的学术传统,他说,“没有这一套治学作风、方法的培育,就没有我。”那么黄修己先生继承了什么样的学术传统?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他。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知道1952年院系调整...
开篇语 放眼国内,拥有10所高等院校的地级市并不多见。也很少有一座城市,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到全市常住人口的近10%。 这为珠海过去的城市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珠海未来创新崛起的独特资源——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大学是一个城市创造力的源泉,也是决定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着眼...
陈庆斌曾是二阶魔方的亚洲纪录保持者,也是2015WCA中国魔方锦标赛的主办人之一。他说,办比赛就是你在给别人制造快乐,而参加比赛则是你在享受别人带给你的快乐和自己的努力。 “你好!我们有个‘此间少年’的栏目,希望能够邀请你做一个采访……” “‘指尖少年’吗?这个定位听起来挺符合我的……” “打断一下,我们...
如果在一个一月或八月的周四傍晚,一条带有大量图片和惊悚标题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弥漫开来,那么它很有可能只是一条谣言。 在今年的愚人节,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联合微信安全团队发布了《微信年度谣言分析报告(2016)》,为谣言“拍了一张CT”,分析它如何像病毒一样传播,并希望能找到“宿主”,对症下药。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