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的人都沸腾了! 得知论文在国际顶级肿瘤学专业期刊《柳叶刀·肿瘤学》刊登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癌团队的研究人员面带笑容,相互祝贺。第一作者唐欣然长松一口气,念叨着“终于可以毕业了”。 在论文中,唐欣然首次在世界范围内报道了一组mRNA分子标签密码,由13个远处转移基因组成的分子标志物将能有效预...
“手术带给我的冲击太大了!”3月24日,国际著名肝移植专家罗伯特·波特(Robert I. Porte)教授现场点赞中国“无缺血”移植技术。 作为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移植中心主任,波特团队和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深度学习“无缺血”移植技术,创新体外机械灌注机器,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国际舞台。 “无缺血”理念将移植事...
由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徐瑞華教授領銜的中日韓研究者團隊歷3年多,98個研究中心參與,實現晚期腸癌化療新 突破,為晚期結直腸癌的患者找到延長生存期的治療方法,該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柳葉刀腫瘤》雜誌。 徐瑞華22日在廣州召開發布會透露,新方案成為國際 腸癌化療新標準,Pan-Asian ESMO(歐洲腫瘤內科 學會泛亞洲)...
据新华社广州3月22日电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该中心徐瑞华教授牵头的中日韩研究团队在晚期结直肠癌化疗领域取得新突破,研究成果近日在《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 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徐瑞华介绍,AXEPT研究是针对一线治疗失败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大型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其目...
“中日韩三国的肿瘤学专家历时3年余,98个研究中心参与,就是为了同一件事——为晚期结直肠癌的患者找到延长生存期的治疗方法。”在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瑞华教授说。 这是一项由广东专家领衔中日韩研究团队开展的大型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它被称为AXEPT研究。针对的是一线治疗失败后的晚期...
日前,《广州市促进健康及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下称《计划》)正式印发。《计划》提出,将南沙区域内的港澳养老机构审批下放到南沙。未来,南沙将建成国际医药保税港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医疗综合服务枢纽。 “审批权限的下放将有利于南沙聚集港澳的优质养老、医疗资源。加上原有的位于粤港澳大...
3月17日,中山大学哲学系77级学子40年重聚母校谢师座谈会举行,入学40周年的他们在康乐园重聚首。 中山大学哲学系1977级学生共有98人,入学时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15岁。入学时,他们中有民办教师、中学副校长还有农民。现在,他们中最年轻的也已经55岁了。 当天的活动,请参加活动的每位老师发言。冯达文教授,教他们...
近日,中山大学举行“时代楷模——中山大学援疆援藏事迹报告会”,7位援疆援藏事迹报告团成员分享了各自的经历。在援疆援藏期间,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发挥专业专长,实施精准帮扶,变“输血式”援助为“造血式”援助,服务于精准扶贫战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据了解,自1997年以来,中山大学承担了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大学...
人民网铜仁3月15日讯 3月15日,笔者获悉,铜仁市人社局干部、松桃苗族自治县九江街道永和社区驻村第一书记陈龙入选2018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名单。 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培...
“在高原仲巴奋战的100天,是与大自然抗争100天,与死神搏斗的100天,与贫困斗争的100天,与落后宣战的100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二批国家援藏医疗队队长、中医科医生李建军回想起自己援藏的经历激动地说。 近日,中山大学举行“时代楷模——中山大学援疆援藏事迹报告会”,7位援疆援藏事迹报告团成员分享了各自...
要留住儿科人才,首先要提供好的平台来“筑巢引凤”,其次绩效管理要向高质量的服务倾斜,不像以前那样,一个科室收费高,奖金就高,这是不合理的。 儿科、急诊、重症医学科作为一线临床专科,人才缺口尤其明显。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建议,可以研究制定针对这些专科毕业生...
3月14日晚,由中山大学主办的“时代楷模——中山大学援疆援藏事迹报告会”在广州举行。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出席并讲话。该校7位援疆援藏事迹报告团成员分享了各自的经历。 据悉,7位报告团成员分别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副教授刘庆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主任李建军、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