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前校长黄达人在去年卸任后,访谈国内24位大学校长、书记,整理出版了《大学的声音》一书。近日,黄达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畅谈了出版此书的初衷,以及对目前中国大学去行政化、善待学生等问题的看法。 谈高教大可不必“言必称希腊” 羊城晚报:编著《大学的声音》,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黄达人:每个学...
秒杀的速度,爆满的热度,在许多大学,新奇课、“潮”课正迅速集结为一支“精锐之师”,俘获着众多学子的芳心。 新奇课带给高校传统课程的冲击,不仅是一场娱乐体验,创新的培养方法、转变的教育重心,让人们再次审视习以为常的授课模式和教学理念。同时,新奇课的创新边界又该如何划定?新奇之名如何不沦为噱头之实?象...
1881年,中国最早西医期刊《西医新报》问世,生发药方已成为时人的关注,可见脱发已是当时有人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记者近日来到中山大学医学博物馆,近距离接触这记录着140多年中大医科历史的地方。 刻有“博济医院”院名的石柱、孙中山手书的“博爱”字幅、从被敌机轰炸的实验室中捡回的珍贵相片……都可让人感受到中...
羊城晚报讯 这两天,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今年已经106岁了,却是平生第一次走进医院。除了视力不好,身体没大毛病,还希望看眼病后生活自理呢! 这位叫李培松的老爷子来自茂名,子孙算起来有60口人,五代同堂,这次来看病,到医院陪同者就有20多人! 老寿星到广州看眼病 “我爷爷一直身体很好,以前...
一九八五年八月底,我从北京首都机场乘坐中国民航班机,一个人飞往广州去了。那是我在中国公费留学两年的转折点。 早一年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后,我就拼命要争取第二年转学到中山大学的许可。大家都说要学普通话,北京的环境再好不过。我明白他们说的意思。然而,对我来讲,中国的魅力始终在于多元性。在官话的故乡打好了普...
新快报讯 “周先生您好,请问您希望铁道部最后能给出怎样的答复?”“您如何保证线人的人身安全?”台下“记者”积极提问,台上发言人逐一回答,您一定以为,这是某个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吧?非也。这只是前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以下简称传设学院)大二学生的一节普通新闻写作课。 新快报记者前日以“旁听生”身份,...
在南粤大地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肿瘤防治机构。近年来,医院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去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了近5万名肿瘤患者,门诊人数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收住入院人数增幅超过18%,并创造了平均住院日7.4天的成绩,医疗服务投...
本报讯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刘琼芳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专题报告会,来自中山大学的医护人员代表及学校师生共800余人聆听了报告。 报告团成员以“大爱”为主题,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再现了刘琼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患者的感人事迹。报告会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听众。报告会结束后,中山...
1935年生。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品有《冷暖集》、《深浅集》、《俯仰集》、《方圆集》、《纳兰性德和他的词》、《中大往事》、《诗词创作发凡》、《黄天骥自选集》、《周易辨原》、《中国古代戏曲形态研究》以及十多种古代戏曲、诗词的校释书籍。 今年78岁的黄天骥精神矍铄,十分健谈。他至今未退休,每天...
中山大学黄天骥教授继50万字的《周易辨原》后,又推出了近40万字的学术著作《情解西厢——西厢记创作论》(以下简称《情解西厢》)。 元明之际,曲家贾仲明为王实甫补撰悼词,誉其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对于这一元杂剧中的“夺魁”之作,学术史上研究亦多:明才子金圣叹批、删 “西厢”;上世纪四...
羊城晚报联合粤财控投和中大岭南学院,推出大型线下活动,每月两次,首期主题为“寻找国学中的财富密码” 羊城晚报讯 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产业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拨开迷雾、把握发展机遇?在繁忙的职业生涯和人生旅途中,我们应如何认识财富、管理财富?为进一步向读者传递更多的财富知识,本报将全新推出高端...
“不要只想着个人,要先想着病人!为病人解决病困,是我们医生存在的意义!” 今天是我国眼科泰斗、华南眼科手术开拓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荣誉教授杜念祖的90岁生日。重阳节晚上,老人的几代学生共一百多人欢聚一堂,为他隆重庆祝九十华诞。在寿宴上,一群满头银发的岭南眼科精英像年轻追星族一样,手拿学生们为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