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南方都市报】30年前毕业 30年后穿上学位袍

    30年前,他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30年后,他们回到校园重新穿上学士袍,抛学士帽。昨日,中山大学就为1600多名77、78及82级、92届的毕业校友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位成礼仪式”。由于30年前毕业之时,还没有学士袍,因此此次穿上了中山大学特制的学位服。77级中文系毕业、当年担任学生会主席的蔡东士“...

  • 【羊城晚报】30年老校友披学士服圆梦

    羊城晚报讯 11月10日,中山大学2012年“校友日”活动在中大南校区怀士堂前大草坪举行(下图),1600余名77、78及82级、92届的毕业校友终于如愿披上了学位服,实现了长久以来的夙愿。 2008年中山大学正式确立校友日,每年11月第二个星期六邀请海内外校友回校庆祝,为毕业、入学逢10年的同学举办纪念活动。今年恰逢77、78...

  • 【新快报】中大老校友穿上学士服

    昨日在中山大学怀士堂前大草坪上,聚满了满头银丝却身着学士服的“老学生”。原来,这1600多人是中大77、78、82级和92届的毕业校友,他们从海内外各地返校,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学位成礼仪式”,庆祝2012年的中大校友日。中大90周年校庆相关活动昨日也提前两年正式启动。

  • 【中国新闻网】中山大学90周年校庆正式启动 老教授坐主席台

    中山大学10日正式启动90周年校庆。近2000名校友聚首学校南校区大草坪,身着中山大学特制的学位服,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学位成礼仪式”,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庆祝母校华诞。 当天也是中山大学的“校友日”。在启动仪式上,主席台就坐的是该校各院系的老教授代表,而非行政领导。校方表示,让老教授坐在主席台的重要位置,彰显...

  • 【广州日报】中大“校友日”启动90周年校庆活动

    “17岁的我,来到了中大草地清,21岁的我,梦留在了这里”,昨日,中山大学进行了其2012年“校友日”的庆祝,1600余名该校的1977级、1978级以及1982级等毕业校友返回自己的母校参与庆祝。中山大学还为这些校友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学位成礼仪式”,不少该校老校友都穿上了自己30年前就该穿上的学士袍。此外,该校还于仪式...

  • 【新华网】中山大学90周年校庆 老教授坐主席台

    新华网广州11月10日电 10日,中山大学选择在该校“校友日”启动90周年校庆活动。在启动仪式上,主席台就坐的是该校各院系的老教授代表,而非行政领导。近2000名校友身着中山大学特制的学位服,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学位成礼仪式”,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庆祝母校华诞。 据介绍,2008年中山大学正式确立校友日...

  • 【南方都市报】诺奖得主成中大研究所领头羊

    南都讯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国学者Lehn成为了中山大学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领头羊”,他将亲自指导中山大学的博士进行研究。此外,他当“一哥”还不够,还为该研究所“网罗”了德国的科学院院士。昨日,中山大学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正式启动,还举行了成员就职典礼。据悉,Jean-MarieLehn早在25年前就与中国很多学者有合...

  • 【南方日报】“总书记的报告感觉很有新意”

    南方日报讯 万众瞩目的党的十八大前日上午开幕。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广东高校,广大师生纷纷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手机报等各种途径,第一时间关注会议内容,共同关心国家建设与发展。 “报告鼓舞人心,列出了有望实现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为人民谋福祉贯穿报告的始终,体现了以人...

  • 【广州日报】到中大康乐园“约会”陈序经

    他在康乐园读书,在康乐园教书、著书,又在康乐园当校长,64岁的陈序经在康乐园中度过了人生最宝贵和最辉煌的23年。中山大学昨日举行陈序经故居开放仪式,这是继陈寅恪故居后,中山大学修复开放的第二个名人故居。陈序经是岭南大学最重要的校长之一,为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甚至可说是为广东延揽13位一级教授,其中就有陈...

  • 【广州日报】中大“魔法袍”100%中大制造

    中山大学惊现“魔法袍”!“中大1924”的微博用户一条“孙逸仙魔法学校,怎能没有魔法袍?”的微博最近被网友转发4000多次。其实,“魔法袍”是中大一个名为“梦想工坊”的团队设计的一款卫衣。 “魔法袍”的“魔力”在哪?团队创始人之一蒋宇是中大2009级社会学系的学生。他介绍,“魔法袍”是集体头脑风暴的“结晶”,...

  • 【羊城晚报】“退休后方觉为学生做得太少”

    中山大学前校长黄达人在去年卸任后,访谈国内24位大学校长、书记,整理出版了《大学的声音》一书。近日,黄达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畅谈了出版此书的初衷,以及对目前中国大学去行政化、善待学生等问题的看法。 谈高教大可不必“言必称希腊” 羊城晚报:编著《大学的声音》,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黄达人:每个学...

  • 【人民日报】新奇课,“潮”得有内涵

    秒杀的速度,爆满的热度,在许多大学,新奇课、“潮”课正迅速集结为一支“精锐之师”,俘获着众多学子的芳心。 新奇课带给高校传统课程的冲击,不仅是一场娱乐体验,创新的培养方法、转变的教育重心,让人们再次审视习以为常的授课模式和教学理念。同时,新奇课的创新边界又该如何划定?新奇之名如何不沦为噱头之实?象...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