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广东科技报】中山大学召开辟谣大会

    本报讯 4月1日,针对如何甄别网络谣言的“辟谣大会”在中山大学举办。此次会议以“天下无谣”为主题,由微信谣言过滤器与中山大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宏博知微联合主办。 辟谣大会现场,来自中山大学,果壳网,知微以及微信团队的各领域大咖围绕谣言的分类、“谣言”的特征、造谣的手法、“谣言”的情绪、以及谣...

  • 【南方日报】中大五名女生毕业设计关注殡仪馆美容师,在调研过程中消除偏见 “对死亡恐惧变成对生命尊重”

    近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2011级新闻系5名大四女生做的一个毕业设计在校园里备受关注。她们以前一直不敢看恐怖片,但在去年10月,她们组成“殡仪馆美容师”毕业设计小组,实地采访广州番禺殡仪馆4次和广州殡仪馆1次,写下了3名殡仪馆美容师的个人故事,搜集了殡葬文化的历史源流、国内外资料,并分析殡葬行业和殡仪...

  • 【深圳特区报】“辟谣大会”在中大举办 食品安全网谣最多

    深圳特区报广州4月1日电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社会,几乎人人都有被谣言忽悠的经历。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一场针对如何甄别网络谣言的“辟谣大会”在中山大学举办。记者在会上获悉,当今流行的谣言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疾病三类,每逢周六是谣言散布的高发期,而数字夸大、图片夸张则是谣言最爱使用的方式。...

  • 【新快报】生前携手办学育人 逝后共眠校园听书

    4月的中大墓园,朱顶兰开得正艳。如长眠于此的先人一样,安静而灿烂。这座经历了一个世纪历史的墓园,至今鲜为人知。但医学专家李廷安伉俪、有现代眼科界“居里夫妇”之称的陈耀真和毛文书伉俪等,都选择了长眠于此——这是座既有岭南大学多位校长、孙中山外孙等岭南名人,又有“未来麦师奶”等这样的无名人的校园墓地。...

  • 【深圳特区报】内地首家饶学研究院增城落成

    自季羡林仙逝后,与之并称“南饶北季”的中国当代国学大师饶宗颐愈发为后人所景仰和珍视。日前,中国内地首家饶学研究机构——广州市饶宗颐学术艺术馆暨中山大学饶宗颐研究院(下文简称饶公研究馆)在增城仙村镇皇朝集团总部开幕,年届98岁高龄的当代国学大师饶宗颐亲自从香港前来参加场馆落成仪式及“饶荷盛放”画展开...

  •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研人员揭示肿瘤代谢新机制

    中新社合肥4月3日电 记者3日从中科大获悉,科研人员发现在营养匮乏条件下,肿瘤代谢异常的新机制,癌基因cMyc诱发的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激活对于癌症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悉,该项研究是由中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张华凤课题组、高平课题组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宋立兵课题组以及中科院武汉物数所唐慧儒课题组...

  • 【羊城晚报】饶宗颐学术艺术馆落户增城

    羊城晚报讯 昨日下午,广州市饶宗颐学术艺术馆暨中山大学饶宗颐研究院(见大图)开幕庆典在增城仙村镇举行,并藉此机会庆贺国学泰斗饶宗颐教授百岁华诞。尽管年事已高,饶宗颐仍坚持由人搀扶着走进会场(见小图),为落地增城的内地首个饶宗颐学术艺术研究机构揭幕。 据悉,饶宗颐学术艺术馆由香港皇朝家私集团控股主席...

  • 【珠海特区报】中山大学和珠海战略合作再求新突破做增量的重点在珠海校区

    昨日,珠海的手再次和高校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珠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和中山大学领导班子一起谋划推动打造国际一流高校、为珠海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珠海正以大战略、大视野推进高校和地方发展的大融合,着力打造特色型高校,致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而中山大学正朝着创建国际一流高校的战略迈进,该校敏...

  • 【南方日报】8岁白血病男童盼救助 “我想早点回家放烟花”

    南方日报讯 4月1日下午,8岁的李兴铭仍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他患有淋巴瘤性白血病,发着高烧,已经昏迷一周了。如果不是因为生病,小兴铭已经在读一年级了。在清醒时,他总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回家放烟花!你们一定要借钱给我治病呀,我想治好了早点儿回家。” 妈妈心痛抹泪 2014年4月...

  • 【大公报】內地首個饒學交流機構 穗饒宗頤學術藝術館落成

    【大公報記者劉慧華、鄭曼玲廣州四月二日電】廣州市饒宗頤學術藝術館暨中山大學饒宗頤研究院2日在穗揭幕,這是繼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之後,又一以饒宗頤命名的學術交流機構,亦是內地第一個饒學研究機構。主辦方希望通過舉辦各種研討活動,深入鑽研饒公博大精深的論著和藝術作品,鼓勵更多學...

  • 【南方日报】广州饶宗颐学术馆落户增城

    南方日报讯 4月2日,广州市饶宗颐学术馆暨中山大学饶宗颐研究院开幕庆典在增城仙村镇皇朝集团总部隆重举行,百岁高龄的国学泰斗饶宗颐出席了活动。 位于增城仙村的广州市饶宗颐学术艺术馆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继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之后,又一个以饶宗颐命名的学术研究交流机构。饶宗颐学...

  • 【南方日报】肝胰十二指肠“打包”换 七旬患者“重装”获新生

    南方日报讯 作为一名肝胆病和糖尿病的老病号,此前,70多岁的林大爷可是愁坏了,去年8月,他还一度肝病病情加剧,危及生命。 笔者4月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前不久,林大爷在该院做了多器官移植手术,把肝、胰、十二指肠“打包”换了,“重装”了一套,让他同时解决了肝胆和糖尿病问题。据悉,从公开报道看,世...

新闻投稿